重磅|王躍進:新傳播生態下,國家廣播融合營銷價值重構
2023年11月8日,央廣廣告2024融合營銷推介會在北京圓滿落幕。央廣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躍進以《新傳播生態下國家廣播融合營銷價值重構》為題做了主旨演講。他從平臺價值、數據、傳播效果和廣告投入產出入手,圍繞著當代媒體人、廣告人和品牌方如何重新認識和思考用戶流量、受眾質量、平臺能量(賦能力)和用戶轉化量等這些廣告傳播的核心競爭要素,傳統媒體面臨著怎樣的機遇和挑戰以及總臺廣播融合傳播服務的價值和優勢等問題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和闡述,在與會嘉賓中引起熱烈反響。
以下為王躍進的演講實錄: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媒體形態日益多元,傳播形態更加多樣,受眾注意力也更加分散,廣告主在選擇廣告傳播平臺、聚焦目標消費人群時面臨的困惑也愈發明顯。
一、廣告投放面臨的“四個困惑”困惑一:平臺價值評估之“惑”廣告是一種投資,廣告主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分廣告花費物有所值、物超所值,這種期待在企業生存和發展壓力增大、廣告預算壓縮時尤為凸顯。哪一個平臺更有價值?哪一個平臺的用戶與企業的目標消費人群更匹配?哪一個平臺能帶來更好的市場價值?在多元傳播時代,這些關于平臺傳播價值評估、平臺用戶價值評估、平臺市場價值評估的問題和困惑也變得更為突出。
困惑二 :平臺數據評估之“惑”廣告投放決策過程中,數據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數據被視為衡量媒體價值和傳播效果的關鍵性指標。但面對來源不一、規模龐大的數據,數據的有效性如何?真偽如何? 直接關乎廣告投放的決策效果 。
除了數據真偽外,累積數據與動態數據、流量數據與用戶規模數據背后所反映的用戶規模及其行為習慣也是一個謎團。這些數據雖然看似龐大有力,但如何解讀它們、如何從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對于很多企業而言仍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現階段還缺乏一套有效的評價體系和分析體系。
困惑三 :平臺傳播效果評估之“惑”廣告主在選擇媒體平臺時,通常會首先考慮曝光率指標,因為它能夠直觀展示廣告被瀏覽的次數。然而,僅僅關注曝光率是遠遠不夠的。除了曝光率,還需要深入探究廣告信息實際觸達的目標人群數量、需要關注有多少人形成了轉化。觸達率和轉化率直接反映了廣告傳播的實際效果。如何有效評估曝光率、觸達率和轉化率,目前對很多企業而言依然困難很大。一方面,這些指標的評估需要具備一定的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需要依賴專業的數據工具和分析方法;另一方面,這些指標的評價也需要結合廣告傳播的具體目標和預期, 需要企業具備明確的廣告策略和規劃。
困惑四 :廣告投入產出效果評估之“惑”
廣告投入產出效果,主要體現在用戶意向度、成交量和復購率三個關鍵指標上。在當前的廣告傳播體系中,多數企業對于這三項指標仍然缺乏一套清晰的評價體系,難以準確地判斷廣告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以及廣告策略的有效性。
無論是媒體方、廣告主還是廣告公司,都需要在廣告傳播中明晰和解決以上問題。
二、重新思考廣告傳播的“四個競爭要素”
紛繁復雜的品牌傳播環境下,有必要重新思考和認識廣告傳播的本質。
廣告,簡而言之就是傳遞信息,改變人們對廣告商品態度,誘發其行動而使廣告主獲益的商業傳播活動。用戶流量、受眾質量、平臺能量(賦能力量)、用戶轉化量構成了廣告傳播的核心競爭要素。
競爭要素一:用戶流量
受眾規模是廣告傳播能否達到傳播訴求的基礎。
競爭要素二:受眾質量
平臺受眾和目標消費人群的高匹配度是廣告傳播質量的保障,沒有良好的受眾質量,就很難有高質量的廣告傳播。
競爭要素三:平臺能量
平臺公信力、影響力是受眾向用戶轉化最重要的支撐。
競爭要素四:用戶轉化量
平臺受眾向廣告主用戶轉化是關鍵。
廣告傳播的重點是改變態度、引發行動。以上四個要素中,平臺賦能力即平臺公信力、權威性、說服力是改變受眾態度、促使其行動的關鍵因素,但在今天的多媒介傳播時代,恰恰是平臺賦能這個關鍵因素在廣告傳播中被弱化了。
越是簡單的商業邏輯,在商業的實踐當中越容易被忽視。今天的廣告傳播存在的一些問題,值得每一位廣告主、媒體人和廣告人深思。
三、廣告傳播存在的“四個突出問題”第一個問題:重流量輕能量重流量輕能量帶來的結果是短期有銷售,長期無品牌;大流量×正能量,才是高勢能傳播,才能讓企業行穩致遠。
什么是正能量?是在信息流如同河流般浩渺、泥沙俱下的現代社會中,始終堅守初心和使命,保持理性和客觀的態度,向受眾傳遞積極、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和文化;是在輿情洶涌、各種事件層出不窮的背景下,追根溯源,以及時、權威、公信的信息內容澄清謬誤、明辨是非,為受眾提供真實可信的報道;是在眾聲喧嘩、信息繁雜的時代里,懷揣家國情懷,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帶給受眾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引導社會正能量的發展。這是主流媒體的價值擔當,也是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
這種正能量內容傳播的背后,是強大、專業團隊的支撐,是嚴格質量把關的保障。這樣的平臺聚集了一大批富有影響力的受眾,可以很好地為品牌提供背書,為商品進行賦能。
第二個問題:重數據輕研究,傳播效率無法掌控龐雜的數據,需要抽絲撥繭,研究目標受眾特點和需求,找到真正有價值的數據,有針對性傳播,讓有限的廣告花費發揮最大的價值。數據分析研究不透徹,廣告傳播方向容易跑偏,造成資源和投入的浪費。
第三個問題:重觸達弱引導,傳播效果被削弱
將廣告成功傳遞給目標人群,如果無法撥動他們的心弦,引發共鳴,依然很難讓他們產生行動,廣告傳播效果因此大大打折扣。
廣告不僅是傳遞信息的載體,更應該擁有打動人心的力量;不僅要觸達目標人群,更要在他們心中留下印象,激發他們對品牌的喜好和購買愿望。
第四個問題:重轉化弱渠道,廣告效能被浪費
廣告主都期待廣告能帶來好的用戶轉化。好的廣告傳播當然可以帶來好的用戶轉化,但這一過程不是單靠廣告傳播可以完成的。廣告傳播重在傳遞信息,讓受眾對品牌和產品認同并采取行動,品牌持有者必須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確保產品能夠送方便、及時觸達每一個準備采取行動的潛在消費者面前。因此,構建有效的轉化渠道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企業應當肩負的責任。
這幾年,說到傳統媒體很多人都會用“式微”這個詞。傳統媒體式微了嗎?這個新傳播時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確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沖擊,但同時也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機遇。
四、傳統媒體面臨的“四個挑戰和機遇”
挑戰一:關注度被弱化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媒介形態和傳播手段愈發多樣,傳統媒體受眾分流,聚焦能力減弱,關注度被弱化。
機遇:利用新媒介,建設新平臺,重聚關注度。
挑戰二:傳播渠道被打破
傳統媒體曾經依賴的內容分發渠道,如今已逐漸轉型為“傳統內容分發渠道+互聯網內容分發渠道”復合模式,原有渠道的滲透力下滑。
機遇:利用新技術建設新渠道,提升滲透力。
挑戰三:傳播終端被沖擊
由過去的傳統傳播終端正在向“傳統傳播終端 + 互聯網終端+移動互聯網終端”轉型,原有終端觸達力減弱。
機遇:借助新終端,增加新傳播,提高觸達力。
挑戰四:傳播模式被顛覆
傳播模式正在由“傳統傳播模式”向“傳統傳播模式+互聯網傳播模式+移動互聯網傳播模式”轉型,原有傳播模式傳播力降低。
機遇:借助新技術,增加新傳播模式,增強傳播力,讓新技術成為推動自身發展的利器。
挑戰即機遇,在變革的時代,需要主動適應變化,積極擁抱新技術、新渠道,以創新應對挑戰,重新找回被侵蝕的優勢地位。
五、總臺廣播的“四個應對”
應對一:重構傳播模式
傳統傳播模式主要依賴FM傳播, 在新技術和新媒介的推動下,已經成功將傳播模式進行了多元擴展,形成了FM廣播+互聯網廣播+移動音頻客戶端廣播+車載音視頻客戶端廣播+OTT互聯網電視端廣播的新傳播模式。這種多元化的傳播模式不僅大大拓寬了總臺廣播的傳播渠道,也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受眾多樣化、碎片化的信息接收習慣,大大提高了廣播的傳播效能和影響力。
應對二:重構傳播終端
傳統的傳播終端主要依賴“收音機+手機+車載FM廣播”,收音機是最核心的傳播終端,如今已經形成了“手機+車載FM廣播+移動音頻客戶端+車載音視頻客戶端+智能硬件設備+ 電腦端+互聯網電視端+收音機”覆蓋用戶生活全場景的終端布局。在這個新布局中,收音機的依賴度被大大降低。這樣的傳播終端布局讓國家廣播無處不在,無論在家中、車上、辦公室還是其它場景,國家廣播的聲音伴隨著人們生活的每一個瞬間。
應對三:重構傳播渠道
從傳統的傳播渠道主要是線性傳播,如今已經擴展到了“線性傳播+互聯網傳播+移動互聯網傳播”的多傳播渠道,在深層次上重構了廣播的形態和內涵。
互聯網傳播和移動互聯網傳播渠道,實現了與用戶的實時互動 ,增強了廣播的互動性和受眾黏性, 形成了更為活躍、更加智能化的傳播生態。
應對四:重構受眾人群
過去的受眾人群主要局限于FM廣播人群,如今已涵蓋了FM廣播人群+互聯網廣播人群+音頻客戶端人群+車載音視頻客戶端人群+新聞客戶端人群+互聯網電視(OTT)大屏人群等。受眾人群的多樣性和疊加效應,極大地擴展了國家廣播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 。
四個應對,其目的是重聚受眾的注意力,重構渠道的傳播力,重拾市場的影響力,打造一個全新的傳播平臺、全新的有競爭力的國家媒體平臺。
六、央廣廣告的“四個轉型”
轉型一:由單一廣播廣告營銷向全媒體融合營銷轉型
央廣廣告為企業和品牌提供的傳播方案,無一不是融合了廣播、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多元媒體元素的綜合方案。希望通過全媒體融合營銷服務方案,讓被分散的媒體注意力重新聚焦,被分化的品牌傳播力得到最大程度整合,從而為客戶和品牌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轉型二:由資源營銷向價值營銷轉型
從資源營銷向價值營銷轉型,重點在研究受眾,研究廣告主目標人群, 制定更合理、更精準的傳播策略,讓品牌傳播更具效率和經濟效益。
轉型三:由受眾營銷向用戶營銷轉型
廣告的最終目的是將平臺受眾轉變為用戶。央廣廣告正在加快由受眾營銷向用戶營銷轉型,打造圍繞用戶營銷的媒體產業生態鏈。未來,我們不僅給用戶提供信息文化產品服務,還可以向他們提供衣食住行健康等一系列服務,構建完整的用戶生態圈,更好地釋放市場價值。
轉型四:由廣告營銷服務平臺向媒體智庫服務平臺轉型
由廣告營銷服務平臺向媒體智庫服務平臺轉型,為企業提供戰略定位服務,品牌戰略咨詢服務和品牌傳播全案創意、策劃、傳播服務,媒體要轉型,營銷公司同樣也要轉型,才會有新機會。
以上的轉型都是業務層面的問題,要實現真正的突圍發展,還需要從理念上做出調整。
七、央廣廣告的“四個經營理念”
(一):堅持與客戶合作共贏的經營理念
客戶選擇央廣廣告,是對媒體平臺和團隊專業能力的信任。因為這份信任,我們要秉持與客戶共贏的理念,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品牌傳播服務,讓客戶每一分花費都物有所值、物超所值 。
(二)堅持與廣告代理公司合作共贏
堅持與廣告代理公司合作共贏的理念,既要尊重代理公司的付出,更要尊重代理公司的勞動價值,讓媒體、代理公司和客戶形成一個良好的品牌傳播生態圈。
(三)堅持專業為本、服務至上
廣告傳播,平臺競爭力是核心,服務團隊的專業能力是保障。我們堅持專業為本、服務至上,致力于以專業的工作能力和嚴謹、高效的工作作風,為合作伙伴提供最優質的服務,與客戶和代理公司實現真正的共贏。
(四)堅持全媒體產業生態圈建設
全媒體產業生態圈建設是讓媒體影響力、傳播力和受眾回歸的必然選擇,也是將受眾變用戶必然選擇。唯有不斷擴展生態圈,才可以降低風險,樹立真正持久的競爭優勢。
堅持四個經營理念,目標在于構建合作共贏的廣告經營環境;構建充分市場化的媒體經營機制;構建充分釋放市場價值的媒體產業生態;構建健康可持續的全媒體發展格局。
媒體的發展環境在變,突圍之路道阻且長。我們相信只有抓住機遇順應變革潮流,不斷創新突破,才可以在媒體生態變革中闖出自己的天地。
文章來源:央廣廣告
2023年11月8日,央廣廣告2024融合營銷推介會在北京圓滿落幕。央廣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躍進以《新傳播生態下國家廣播融合營銷價值重構》為題做了主旨演講。他從平臺價值、數據、傳播效果和廣告投入產出入手,圍繞著當代媒體人、廣告人和品牌方如何重新認識和思考用戶流量、受眾質量、平臺能量(賦能力)和用戶轉化量等這些廣告傳播的核心競爭要素,傳統媒體面臨著怎樣的機遇和挑戰以及總臺廣播融合傳播服務的價值和優勢等問題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和闡述,在與會嘉賓中引起熱烈反響。
以下為王躍進的演講實錄: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媒體形態日益多元,傳播形態更加多樣,受眾注意力也更加分散,廣告主在選擇廣告傳播平臺、聚焦目標消費人群時面臨的困惑也愈發明顯。
一、廣告投放面臨的“四個困惑”困惑一:平臺價值評估之“惑”廣告是一種投資,廣告主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分廣告花費物有所值、物超所值,這種期待在企業生存和發展壓力增大、廣告預算壓縮時尤為凸顯。哪一個平臺更有價值?哪一個平臺的用戶與企業的目標消費人群更匹配?哪一個平臺能帶來更好的市場價值?在多元傳播時代,這些關于平臺傳播價值評估、平臺用戶價值評估、平臺市場價值評估的問題和困惑也變得更為突出。
困惑二 :平臺數據評估之“惑”廣告投放決策過程中,數據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數據被視為衡量媒體價值和傳播效果的關鍵性指標。但面對來源不一、規模龐大的數據,數據的有效性如何?真偽如何? 直接關乎廣告投放的決策效果 。
除了數據真偽外,累積數據與動態數據、流量數據與用戶規模數據背后所反映的用戶規模及其行為習慣也是一個謎團。這些數據雖然看似龐大有力,但如何解讀它們、如何從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對于很多企業而言仍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現階段還缺乏一套有效的評價體系和分析體系。
困惑三 :平臺傳播效果評估之“惑”廣告主在選擇媒體平臺時,通常會首先考慮曝光率指標,因為它能夠直觀展示廣告被瀏覽的次數。然而,僅僅關注曝光率是遠遠不夠的。除了曝光率,還需要深入探究廣告信息實際觸達的目標人群數量、需要關注有多少人形成了轉化。觸達率和轉化率直接反映了廣告傳播的實際效果。如何有效評估曝光率、觸達率和轉化率,目前對很多企業而言依然困難很大。一方面,這些指標的評估需要具備一定的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需要依賴專業的數據工具和分析方法;另一方面,這些指標的評價也需要結合廣告傳播的具體目標和預期, 需要企業具備明確的廣告策略和規劃。
困惑四 :廣告投入產出效果評估之“惑”
廣告投入產出效果,主要體現在用戶意向度、成交量和復購率三個關鍵指標上。在當前的廣告傳播體系中,多數企業對于這三項指標仍然缺乏一套清晰的評價體系,難以準確地判斷廣告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以及廣告策略的有效性。
無論是媒體方、廣告主還是廣告公司,都需要在廣告傳播中明晰和解決以上問題。
二、重新思考廣告傳播的“四個競爭要素”
紛繁復雜的品牌傳播環境下,有必要重新思考和認識廣告傳播的本質。
廣告,簡而言之就是傳遞信息,改變人們對廣告商品態度,誘發其行動而使廣告主獲益的商業傳播活動。用戶流量、受眾質量、平臺能量(賦能力量)、用戶轉化量構成了廣告傳播的核心競爭要素。
競爭要素一:用戶流量
受眾規模是廣告傳播能否達到傳播訴求的基礎。
競爭要素二:受眾質量
平臺受眾和目標消費人群的高匹配度是廣告傳播質量的保障,沒有良好的受眾質量,就很難有高質量的廣告傳播。
競爭要素三:平臺能量
平臺公信力、影響力是受眾向用戶轉化最重要的支撐。
競爭要素四:用戶轉化量
平臺受眾向廣告主用戶轉化是關鍵。
廣告傳播的重點是改變態度、引發行動。以上四個要素中,平臺賦能力即平臺公信力、權威性、說服力是改變受眾態度、促使其行動的關鍵因素,但在今天的多媒介傳播時代,恰恰是平臺賦能這個關鍵因素在廣告傳播中被弱化了。
越是簡單的商業邏輯,在商業的實踐當中越容易被忽視。今天的廣告傳播存在的一些問題,值得每一位廣告主、媒體人和廣告人深思。
三、廣告傳播存在的“四個突出問題”第一個問題:重流量輕能量重流量輕能量帶來的結果是短期有銷售,長期無品牌;大流量×正能量,才是高勢能傳播,才能讓企業行穩致遠。
什么是正能量?是在信息流如同河流般浩渺、泥沙俱下的現代社會中,始終堅守初心和使命,保持理性和客觀的態度,向受眾傳遞積極、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和文化;是在輿情洶涌、各種事件層出不窮的背景下,追根溯源,以及時、權威、公信的信息內容澄清謬誤、明辨是非,為受眾提供真實可信的報道;是在眾聲喧嘩、信息繁雜的時代里,懷揣家國情懷,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帶給受眾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引導社會正能量的發展。這是主流媒體的價值擔當,也是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
這種正能量內容傳播的背后,是強大、專業團隊的支撐,是嚴格質量把關的保障。這樣的平臺聚集了一大批富有影響力的受眾,可以很好地為品牌提供背書,為商品進行賦能。
第二個問題:重數據輕研究,傳播效率無法掌控龐雜的數據,需要抽絲撥繭,研究目標受眾特點和需求,找到真正有價值的數據,有針對性傳播,讓有限的廣告花費發揮最大的價值。數據分析研究不透徹,廣告傳播方向容易跑偏,造成資源和投入的浪費。
第三個問題:重觸達弱引導,傳播效果被削弱
將廣告成功傳遞給目標人群,如果無法撥動他們的心弦,引發共鳴,依然很難讓他們產生行動,廣告傳播效果因此大大打折扣。
廣告不僅是傳遞信息的載體,更應該擁有打動人心的力量;不僅要觸達目標人群,更要在他們心中留下印象,激發他們對品牌的喜好和購買愿望。
第四個問題:重轉化弱渠道,廣告效能被浪費
廣告主都期待廣告能帶來好的用戶轉化。好的廣告傳播當然可以帶來好的用戶轉化,但這一過程不是單靠廣告傳播可以完成的。廣告傳播重在傳遞信息,讓受眾對品牌和產品認同并采取行動,品牌持有者必須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確保產品能夠送方便、及時觸達每一個準備采取行動的潛在消費者面前。因此,構建有效的轉化渠道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企業應當肩負的責任。
這幾年,說到傳統媒體很多人都會用“式微”這個詞。傳統媒體式微了嗎?這個新傳播時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確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沖擊,但同時也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機遇。
四、傳統媒體面臨的“四個挑戰和機遇”
挑戰一:關注度被弱化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媒介形態和傳播手段愈發多樣,傳統媒體受眾分流,聚焦能力減弱,關注度被弱化。
機遇:利用新媒介,建設新平臺,重聚關注度。
挑戰二:傳播渠道被打破
傳統媒體曾經依賴的內容分發渠道,如今已逐漸轉型為“傳統內容分發渠道+互聯網內容分發渠道”復合模式,原有渠道的滲透力下滑。
機遇:利用新技術建設新渠道,提升滲透力。
挑戰三:傳播終端被沖擊
由過去的傳統傳播終端正在向“傳統傳播終端 + 互聯網終端+移動互聯網終端”轉型,原有終端觸達力減弱。
機遇:借助新終端,增加新傳播,提高觸達力。
挑戰四:傳播模式被顛覆
傳播模式正在由“傳統傳播模式”向“傳統傳播模式+互聯網傳播模式+移動互聯網傳播模式”轉型,原有傳播模式傳播力降低。
機遇:借助新技術,增加新傳播模式,增強傳播力,讓新技術成為推動自身發展的利器。
挑戰即機遇,在變革的時代,需要主動適應變化,積極擁抱新技術、新渠道,以創新應對挑戰,重新找回被侵蝕的優勢地位。
五、總臺廣播的“四個應對”
應對一:重構傳播模式
傳統傳播模式主要依賴FM傳播, 在新技術和新媒介的推動下,已經成功將傳播模式進行了多元擴展,形成了FM廣播+互聯網廣播+移動音頻客戶端廣播+車載音視頻客戶端廣播+OTT互聯網電視端廣播的新傳播模式。這種多元化的傳播模式不僅大大拓寬了總臺廣播的傳播渠道,也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受眾多樣化、碎片化的信息接收習慣,大大提高了廣播的傳播效能和影響力。
應對二:重構傳播終端
傳統的傳播終端主要依賴“收音機+手機+車載FM廣播”,收音機是最核心的傳播終端,如今已經形成了“手機+車載FM廣播+移動音頻客戶端+車載音視頻客戶端+智能硬件設備+ 電腦端+互聯網電視端+收音機”覆蓋用戶生活全場景的終端布局。在這個新布局中,收音機的依賴度被大大降低。這樣的傳播終端布局讓國家廣播無處不在,無論在家中、車上、辦公室還是其它場景,國家廣播的聲音伴隨著人們生活的每一個瞬間。
應對三:重構傳播渠道
從傳統的傳播渠道主要是線性傳播,如今已經擴展到了“線性傳播+互聯網傳播+移動互聯網傳播”的多傳播渠道,在深層次上重構了廣播的形態和內涵。
互聯網傳播和移動互聯網傳播渠道,實現了與用戶的實時互動 ,增強了廣播的互動性和受眾黏性, 形成了更為活躍、更加智能化的傳播生態。
應對四:重構受眾人群
過去的受眾人群主要局限于FM廣播人群,如今已涵蓋了FM廣播人群+互聯網廣播人群+音頻客戶端人群+車載音視頻客戶端人群+新聞客戶端人群+互聯網電視(OTT)大屏人群等。受眾人群的多樣性和疊加效應,極大地擴展了國家廣播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 。
四個應對,其目的是重聚受眾的注意力,重構渠道的傳播力,重拾市場的影響力,打造一個全新的傳播平臺、全新的有競爭力的國家媒體平臺。
六、央廣廣告的“四個轉型”
轉型一:由單一廣播廣告營銷向全媒體融合營銷轉型
央廣廣告為企業和品牌提供的傳播方案,無一不是融合了廣播、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多元媒體元素的綜合方案。希望通過全媒體融合營銷服務方案,讓被分散的媒體注意力重新聚焦,被分化的品牌傳播力得到最大程度整合,從而為客戶和品牌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轉型二:由資源營銷向價值營銷轉型
從資源營銷向價值營銷轉型,重點在研究受眾,研究廣告主目標人群, 制定更合理、更精準的傳播策略,讓品牌傳播更具效率和經濟效益。
轉型三:由受眾營銷向用戶營銷轉型
廣告的最終目的是將平臺受眾轉變為用戶。央廣廣告正在加快由受眾營銷向用戶營銷轉型,打造圍繞用戶營銷的媒體產業生態鏈。未來,我們不僅給用戶提供信息文化產品服務,還可以向他們提供衣食住行健康等一系列服務,構建完整的用戶生態圈,更好地釋放市場價值。
轉型四:由廣告營銷服務平臺向媒體智庫服務平臺轉型
由廣告營銷服務平臺向媒體智庫服務平臺轉型,為企業提供戰略定位服務,品牌戰略咨詢服務和品牌傳播全案創意、策劃、傳播服務,媒體要轉型,營銷公司同樣也要轉型,才會有新機會。
以上的轉型都是業務層面的問題,要實現真正的突圍發展,還需要從理念上做出調整。
七、央廣廣告的“四個經營理念”
(一):堅持與客戶合作共贏的經營理念
客戶選擇央廣廣告,是對媒體平臺和團隊專業能力的信任。因為這份信任,我們要秉持與客戶共贏的理念,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品牌傳播服務,讓客戶每一分花費都物有所值、物超所值 。
(二)堅持與廣告代理公司合作共贏
堅持與廣告代理公司合作共贏的理念,既要尊重代理公司的付出,更要尊重代理公司的勞動價值,讓媒體、代理公司和客戶形成一個良好的品牌傳播生態圈。
(三)堅持專業為本、服務至上
廣告傳播,平臺競爭力是核心,服務團隊的專業能力是保障。我們堅持專業為本、服務至上,致力于以專業的工作能力和嚴謹、高效的工作作風,為合作伙伴提供最優質的服務,與客戶和代理公司實現真正的共贏。
(四)堅持全媒體產業生態圈建設
全媒體產業生態圈建設是讓媒體影響力、傳播力和受眾回歸的必然選擇,也是將受眾變用戶必然選擇。唯有不斷擴展生態圈,才可以降低風險,樹立真正持久的競爭優勢。
堅持四個經營理念,目標在于構建合作共贏的廣告經營環境;構建充分市場化的媒體經營機制;構建充分釋放市場價值的媒體產業生態;構建健康可持續的全媒體發展格局。
媒體的發展環境在變,突圍之路道阻且長。我們相信只有抓住機遇順應變革潮流,不斷創新突破,才可以在媒體生態變革中闖出自己的天地。
文章來源:央廣廣告